
亲迎礼,又稱迎親、雙頂娶,香港通稱接新娘,是中式傳統婚礼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,三书六礼的最后一步,是指新郎亲自前往岳家,将新娘接回来完成婚礼。迎亲接亲的时间和流程也因地区,籍贯,家庭会有所区别。 ~ 各处乡村,各处乡例 ~
新郎出发前点香膜拜神明,妈妈为他穿上大衣,戴上襟花,递上一束花是送给新娘。向父母三鞠躬后与兄弟出发。出门时应避免踩到门槛。
广东:随带一托盘全只烧猪(象征着新娘纯洁无瑕)及一封红包,装有18粒生果(苹果/橙/柑)果篮。
客家: 随带一托盘全只烧猪(象征着新娘纯洁无瑕)及一封红包,装有18粒生果(苹果/橙/柑)和2袋花生的托盘、2瓶洋酒、2只鸡、2片吊片、2棵生菜、2棵芹菜、2棵青葱、1瓶米酒(供祭祀新娘的祖先)。
潮洲/福建:随带一大对猪前腿,8至12粒柑放进篮子里。
抵达目的地后,由新娘尚未婚的弟弟开车门,新郎回派红包作报酬,与兄弟在门外稍侯。新娘的父母将拉下她的头纱,盖住她的整个脸。
新郎得通过姐妹团的考验、派红包后才能赢得美人归。新人不能够脱鞋,新娘先向新郎三鞠躬,把一束襟花结扣在新郎大衣的翻领上,新郎带着花束赠新娘。注:襟花如已带上可省略.
新郎掀开盖头纱,亲吻新娘的脸颊。双方交换结婚戒指,膜拜神明。烧猪交给厨房(只取中间部分),其余用红纸包好,连同一件“女婿裤”、2粒柑、2粒苹果及1封红包,一并送返男方家。
奉茶仪式进行时,父左母右,新娘首先端茶给父母。新郎随后再端茶给岳父母。两老赠给新人一封红包或一件首饰。之后奉茶给近宗如祖父母、叔伯、姨妈、姑姐、兄姐,同样赠新人一封红包或一件首饰。新娘的弟妹、表弟妹轮流奉茶给新人,每人获一封红包,然后拍摄全家合照。
新娘出门前向父母三鞠躬,表示恩重如山。新人出门时应避免踩到门槛。父亲用红伞遮挡新娘,母亲(撒米/豆)把混合了塥米、茶叶、缘钱、白米、红豆、绿豆、菜籽等撒在新婚夫妇身上。新郎开车门从右侧跨进车里,新娘随后跟进,然后去新郎的家。注:撒米/豆已少用,视需要。
福建/闽南:新人在离开家前,岳父母会赐新郎一碗百合莲子糖水。新人上车后,新娘会把手帕丢掉,像征抛离过往的童稚生涯与脾气,从此做个贤妻良母。
若新娘还有未婚的兄长,需在门前挂上一条长裤,新人从裤下跨出门,像征新人祝愿该兄长财禄无疆。注:各有说法/迷信。
潮州:新娘不能吃新郎家中任何食物,一般上新娘都会带装有2包花生、1粒柑、2只煮熟的鸡腿和2粒鸡蛋的小餐盒。新人在离开家前,岳父母会请新郎吃“鸡蛋茶”,但不可吃完。
福建/闽南:上车后,新娘会把旧纸扇丢掉,换上新的,像征跟从夫姓。携带2支又壮又粗的甘蔗,连同1个多层的食物盒。
进门之时,由未婚弟弟开车门。新郎回派红包给他作为报酬。进门时,若新郎还有未娶的兄长,需在门前挂上1条长裤,膜拜神明。
福建:从女家带来的甘蔗,分开绑在男家的打门口。
新娘正式踏入男家,拜見翁姑及長輩。翁姑由房間出來大廳見新人。(翁姑不可在大廳直接見新人,以免相沖)
先拜天地,再拜祖先。 先向翁姑奉茶跪拜,再向長輩親戚奉茶
在膜拜神明后,新人返回新房,面朝房门坐在床沿,新郎在左,新娘在右,像征双方平起平坐。
开子孙桶,挂外套,除头纱 (如适用)
婚禮重要儀式 讓您一看就懂保證不出錯
一生一次的結婚儀式是否讓您覺得很繁瑣呢?
就讓我們來告訴您結婚儀式20步驟
保證讓您一看就能輕鬆準備婚禮
接新娘/出门 | 入门 |
Step 1 整装待发 Step 7 接新娘 | Step 13.a 点龙凤烛 Step15.a 破瓦 (福建/闽南) ~ 礼成 ~ 新人全程穿着鞋子出入屋子至入新房完成仪式才脱鞋。 ~ 各处乡村,各处乡例 ~ |